各院部:
为构建和完善辅导员培养的长效机制,充分发扬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老中青相结合与“传、帮、带”的优良传统,我校在2010年实施了青年辅导员导师制。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,遴选了两批辅导员导师14人次,21名青年辅导员获得专业指导与培养,目前已成为我校辅导员队伍的中坚力量。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,根据《关于实行青年辅导员导师制的暂行规定》(院学字〔2010〕9号)文件要求,在院部遴选推荐基础上,经学校学工委研究确定,现将我校第三批辅导员导师及青年辅导员名单公布如下:
1、第一临床医学院 导师:郭炎州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李俊、郭铮
导师:李喜忠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李新宇
2、第二临床医学院 导师:牛喜伟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梁艺潇、周慧茹
3、药学院 导师:杨文胜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乔璐
4、针灸推拿学院 导师:袁晓宇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郭薇、徐燕苹
导师:张玉敏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丁璐、蒋宁
5、基础医学院 导师:朱平生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刘旭初、赵川
6、人文学院 导师:王剑锋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时立
7、外语学院 导师:苏峰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李敬平
8、信息技术学院 导师:孔沈燕
指导的青年辅导员:种大双
附1: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导师职责
附2: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导师制工作要求
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
2014年5月5日
附1:
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导师职责
根据《关于实行青年辅导员导师制的暂行规定》(院学字〔2010〕9号)文件要求,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导师应积极履行工作职责,尽心尽力培养青年辅导员,具体应做到:
1、强化思想上的引导。进行师德教育,加强辅导员对岗位的认同和热爱,帮助其建立起职业信念,提升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;
2、强化工作上的督导。结合所指导辅导员的工作实际,制订整体指导方案和发展目标,确定分阶段指导计划和培养措施;
3、强化学习上的辅导。在职业发展上强化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定位,督促辅导员参加业务技能培训,加强辅导员能力和素质的专业化培养;
4、强化学术上的指导。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,培养辅导员实事求是、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,指导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和科研工作;
5、导师对辅导员培养形式应多种多样,主要形式有开展授课、进行交流、召开座谈、组织主题教育活动、协同参加社会实践和指导开展学术研究等;
6、指导期满后及时总结经验,对所指导辅导员的工作实践、业务提高等情况做出评议,提出书面考核报告。
附2:
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导师制工作要求
1、每位导师原则上指导一至两名辅导员。
2、在一个指导培养时间周期(原则上为1年)中,被指导者至少公开发表1篇论文或成功参与1个校级以上的项目申请,并积极参加学校学生工作论文研讨会、业务技能展示等交流活动。
3、导师要与辅导员充分沟通,帮助其确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。
4、被指导者应主动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和完成计划情况,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阶段性小结。培养周期结束后,由导师为受指导者的工作实践、业务提高等情况做出评议,提出书面考核报告。